“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”。“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”?萍嫉慕,让古代这些奇思怪想正一步步酿成现实。
革新开放以来,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,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,规模跃居世界第一。特别是近五年来,不但有“天眼”探空、“蛟龙”探海、神舟飞天、高铁疾驰、北斗组网、大飞机首飞等一批漫衍在高端装备、战略性新兴工业、信息化等方面的“中国制造”惊艳全球。并且我国高等数控系统工业化也加速了程序,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5%,中档数控系统抵达25%,形成了3家工业化生产基地,滚珠丝杠、导轨等功效部件在精度、可靠性等要害指标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;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的乐成实施,为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三代核电设备质料和装备制造体系……这些结果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奔腾,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,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实现涤讪了坚实的基础。
计划体系全面形成
2015年5月19日,国务院正式印发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,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要。今后,为细化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,着力突破制造业生长的瓶颈和短板,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,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“1+X”计划体系的体例事情,至此形成了以《中国制造2025》为引领,制造业立异中心、智能制造、工业强基等5个重大工程实施指南,生长效劳型制造、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专项行动指南,信息工业、制造业人才等4个生长计划指南共11个专项计划以及2个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计划为主干,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、工业“四基”生长目录等绿皮书为增补,各地抓落实的配套文件为支撑的横向联动、纵向领悟、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。
在国务院新闻办2016年工业通信业生长情况新闻宣布会上,工信部部长苗圩体现,2016年年底,《中国制造2025》“1+X”计划体系制定已经完成,并且都已宣布,一共制定了11个配套文件。同时,一些配套政策在连续完善,聚焦五大工程和重点标记性项目,每年都制定了一些目标,用重点突破来发动全面推进,不绝抵达2020年和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。
与此同时,各地也积极落实《中国制造2025》,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政策,多个“中国制造2025”示范都会(群)建立。两年来,从国家到地方对制造业的重视水平明显提高,制造业供应质量和立异能力提升取得积极进展,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进一步加速。目前工信部统筹各地工业生长基础和工业结构,已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都会和苏南5市、珠江西岸、长株潭、郑洛新等4个都会群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都会(群)。各试点都会(群)在立异体系建设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,结合外地实际推出了一系列立异举措,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实验。
五大工程强力推进
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了五大工程,包括制造业立异中心建设工程、强化基础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立异工程。目前,五大工程已全面启动,并取得开端效果。
从具体效果看,在制造业立异中心建设方面。第一家国家级动力电池立异中心已经挂牌建立,国家级增材制造立异中心的建设计划也已通过论证。与此同时,各省市还建立了19家省级制造业立异中心。这个制造业立异中心解决的不是单个企业有能力去解决的要害技术,而是主要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突破。
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,开展了226个智能制造的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新模式应用项目,遴选了10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。从示范项目实施一年后前后比照的调检察,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38%,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了9.5%,运营本钱年平均降低了21%,产品研制周期比已往平均缩短了35%,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了27%。探索形成了一批较成熟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,在技术标准方面研究制定了数字化工厂参考模型等一批要害的标准,开端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架构。
别的,作为智能制造的代表,我国机械人工业生长迅猛。在世界机械人大会上,中国电子学会宣布《中国机械人工业生长报告(2017年)》。报告预计,2017年我国机械人市场规模将抵达62.8亿美元,2012~2017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8%,同期全球平均增长率仅为17%。
在工业强基工程方面,已经建设了19家首批工业技术基础公共效劳平台,一批焦点基础零部件、要害基础质料、先进基础工艺的“卡脖子”问题获得了解决。如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一批产品突破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。突破一批要害基础质料技术,如高标准轴承钢质料形成了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点技术。若干先进基础工艺获得重要进步,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不锈钢管实现工业化。工业技术基础不绝夯实,如数控机床、新质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宣布1.1万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,第四代移动通信等97项提案成为国家标准。
在绿色制造工程方面,累计实施了57项高危害污染物的削减项目,组织了99家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的示范企业试点,推动了51家工业园区创立国家低碳工业园区。2017年中国绿色制造联盟在京建立。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,建立中国绿色制造联盟,有利于进一步增进绿色制造理念流传,增强政产学研金用等互动交流,增进绿色制造国际相助,推动绿色制造工业生长壮大。据统计,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.47%,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6%。2017年上半年工业增长稳中向好,种种积极因素不绝泛起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9%,坚持较快增速的工业绿色生长态势日渐形成,工业绿色生长再上新台阶。
在高端装备立异工程方面,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、多轴精密重型机床、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。ARJ21支线飞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,C919大型干线喷气客机即将首飞,AG600水陆两栖飞机也要在今年之内实现首飞,同时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、全球首颗量子卫星乐成发射。
别的,我国装备制造重大标记性项目取得阶段性效果。以机械人为例,乐成研发了我国首款柔性复合工业机械人,并实现了年产50台生产能力;等怂玫乃欧电机、RV减速器、谐波减速器都已实现突破,并且批量进行了供货。
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
五年来,越来越多的大型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,利用结构工业大数据剖析手段,提供面向行业需求的定制化数据剖析和应用解决计划,加速构建基于工业生态的新竞争优势。
2016年,国务院日前印发《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生长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安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生长,协同推进“中国制造2025”和“互联网+”行动,加速制造强国建设。随后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细则,推进两化融合事情的开展。
在政策的引导和帮助下,企业立异热情大幅提高。好比沈阳机床依托与神州数码联合研发的i5智能数控机床,构建融合消费者、设计师、制造商、解决计划提供商、硬件供应商的SESOL平台,推出共享经济模式,实现了用户按需购置加工能力,并按加工零部件的品种、数量、加工时间进行付费。
阿里巴巴整合淘宝工厂平台上数万家企业的制造能力,实现了一个定单多家工厂加工在线协同,解决了制造资源疏散、供需不可有效对接带来的工业链运转效率不高、产能过剩等问题。
另一方面,阿里与徐工打造工程机械类云平台,对各地运行的机械进行24小时数据收罗,实现了远程监控、动态治理。同时,研发人员利用大数据剖析对产品进行升级优化,研发推出的G系列定制产品,更好地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。
航天科工打造“航天云网”平台,通过平台上搜集的行业大数据,牵引上下游企业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上线一年来,注册量已经突破17.7万户,笼罩金属、装备、电工、电子等制造行业,平台整体成交额已达97.65亿元。
《意见》明确指出,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主战场。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,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、聚合效应、倍增效应,加速新旧生长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。要以引发制造企业立异活力、生长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,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“双创”平台为抓手,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要害环节,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,强化信息技术工业支撑,完善信息宁静包管,夯实融合生长基础,营造融合生长新生态,充分释放“互联网+”的力量,生长新经济,加速推动“中国制造”提质增效升级。